形态描述
贝壳稍大,壳质厚,坚实,无光泽,呈扁圆盘形。有41/2--5个螺层,螺旋部低矮。体螺层向周缘急骤膨胀,其它螺层增长缓慢。在体螺层周缘中央形成锋利的龙骨状突起。壳顶钝,缝合线浅,其边缘形成凸起。壳面棕褐色,有粗糙的生长线和皱褶。壳口呈马蹄形,向右下方倾斜,口缘外折,其内有一条白瓷状的环肋。轴缘在脐孔处外折,略遮盖脐孔。脐孔小,呈洞穴状。壳高11.5毫米,宽21.5毫米。
生境信息
常生活在丘陵谷地和山坡上潮湿、多腐殖质的草丛中,石缝或乱石堆里。在农田边、住宅区附近的草丛中也常可见到。本种较耐干旱的环境,为典型的古北界种类。当遇到恶劣的自然条件时,以白色的厣膜封住壳口呈休眠状态。
国内分布
经济意义
本种常危害棉、麦、豆类和蔬菜等农作物,为农业害虫。据1978年厦门大学生物系寄生虫教研室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共同的调查,证实本种为家畜牛、羊矛形双腔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亦系畜牧业上的害虫。